痛不欲生的“蛇纏腰”,帶狀皰疹治療的誤區要知道!
“蛇纏腰”!不是穿金戴銀,不是炫富,是炫痛!“帶狀皰疹”讓你體驗一把
什麼叫“痛不欲生”的時尚!
這個潛伏在身體裡的“惡魔”,一旦被喚醒,便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折磨。猶如針刺、火燒、電擊那種尖銳的疼痛,讓人坐立不安、夜不能寐。

這種疼痛,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,更是對心靈的衝擊。患者常常因疼痛而焦慮、煩躁、抑鬱,導致生活品質急劇下降。
帶狀皰疹的疼痛還具有持續性和頑固性,即使皮疹消退,疼痛仍然可能如影隨形,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。
今天就讓我們來深扒這個讓人聞風喪膽的“蛇纏腰”,一起解鎖它的神秘面紗!
1.解開“蛇纏腰”真面目
典型表現為:疼痛性紅斑基礎上成簇的水皰,沿著神經分佈的區域排列出現在身體的一側,就是老百姓口中的“蛇纏腰”。

錯!帶狀皰疹可出現在身體皮膚的所有部位,軀幹部位最為常見,其次為面部。少數情況下,一些免疫抑制的宿主表現更為嚴重,皮疹可不局限於身體一側。
👉誤區二:帶狀皰疹一定會帶來疼痛。
錯!並不是所有的帶狀皰疹都會引起劇烈的疼痛,有些患者並不會出現任何的自覺症狀或是僅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感。
👉需要進行鑒別的疾病:
發生在胸部:心絞痛、肋間神經痛等;
發生在腹部:膽結石、膽囊炎、闌尾炎等;
其他皮膚病:如接觸性皮炎、蟲咬皮炎等。
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是引起該病的“罪魁禍首”,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。
初次感染引起水痘,水痘痊癒後仍有殘餘的病毒潛伏在我們身體的脊髓後神經節處,當機體免疫力下降後,潛伏病毒便興風作浪,大量複製,導致患病。

👉誤區一:帶狀皰疹專屬於老年人。
可發生於任何年齡,只不過更偏愛老年人、慢性病疾病患者、免疫功能低下人群(如HIV/AIDS患者、腫瘤患者、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患者等)。當今社會年輕患者越來越多。
👉誤區二:人的一生只會得一次帶狀皰疹。
錯!可能會復發,不過對於免疫力正常的健康人群而言復發幾率很小,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易復發。
根據中國帶狀皰疹診療專家共識(2022版)指出,帶狀皰疹治療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:
👉誤區一:帶狀皰疹自己會好,不需要治療。
帶狀皰疹確實是自限性的疾病,免疫健康的正常人可以自己戰勝它,但借助武器我們可以更好地消滅它。
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縮短病程,減輕症狀,並降低發生後遺神經痛的風險。
對於老年人或免疫低下人群來說,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越來越重。
👉誤區二:挑破水皰排毒,疾病好的更快。
並不會,病毒並不是只存在皰液中,水皰更多地是一種皮膚炎症的表現。
盲目戳破可能會引起皮膚的繼發感染,另外急性發病期皰液也具有一定的傳染性,其他人接觸後可能有感染的風險。若出現較大的水皰,可以到醫院由專業人士進行處理。
- 系統抗病毒治療:儘早、足量是關鍵,最好72小時以內。常見的抗病毒藥物有阿昔洛韋、伐昔洛韋、泛昔洛韋等。
- 鎮痛治療:對症處理,根據不同程度的疼痛選用不同的鎮痛藥物
- 營養神經
- 外用藥物:以乾燥、消炎、防止繼發感染為主。皰疹未破時可以採用抗病毒藥物及收斂製劑,皰疹破潰後可酌情使用抗菌藥物。
- 其他物理治療:如紅光、火針、放血療法等。
疑問:為什麼有時皮疹消退了仍有疼痛,正常嗎?
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(postherpetic
neuralgia,PHN)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併發症,是指出現皮疹後持續超過90天的疼痛,PHN發生率為5%-30%,多見於高齡、免疫功能低下患者。
出現症狀應及時就診,待醫生評估後予以相應治療。
4.帶狀皰疹預防指南總的來說,帶狀皰疹的傳染性比較低,可以一起生活,但身邊有老人、小孩、孕婦或病人時需更加注意。
應當儘量減少接觸,不要直接觸碰皮損部位,患者可以佩戴口罩,家屬為患者塗藥時可以戴手套。
帶狀皰疹疼痛難忍,掛什麼科?
皮膚科!
帶狀皰疹有沒有疫苗?
有!!!
香港有2款帶狀皰疹疫苗:Zostavax和Shingrix。
Zostavax是一種減毒活疫苗,2006年獲批,選擇皮下注射,單劑,主要建議用在50歲及以上成年人。
美國2018年起建議50歲或50歲以上的成年人使用Shingrix,且無論以前是否出現帶狀皰疹,或是否接受過Zostavax,都可以考慮使用Shingrix。
Shingrix是目前最新的帶狀皰疹疫苗,整體效力高達97.2%。研究顯示,接種疫苗後人體免疫力可持續十年以上。

Shingrix的接種程式與預約
Shingrix的免疫程式為2劑
,第2劑與第1劑間隔 2個月接種,第2劑在第1劑後2-6個月之間接種。

接種Shingrix最短或最長的接種間隔限制?
如果2劑接種最短間隔少於4週,則第2劑視為無效,應在正確間隔後重新接種第2劑。若第二針接種間隔超過6個月,則無需重新開始接種,盡快補種第二針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