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約

氣血充盈,百病不侵!中醫補氣血小貼士

現代人不少處於亞健康的狀態,或許體檢指標正常,但總感覺身體疲憊,狀態不佳,“續航”能力不強,殊不知這很可能是氣血不足、甚至氣血虛弱的表現。

氣血不足會引發哪些問題

《難經·八難》說:“氣者,人之根本也。”氣有推動、溫煦、防禦、固攝等作用,氣不足時臟腑功能活動會減退,人體抗病能力會下降。氣虛會表現為:體力不佳,很容易累,不愛動,稍微動一下就出虛汗,不愛說話,說話聲音低,說話沒力氣,精神萎靡,情緒低落,容易感冒生病,怕風,病後不容易痊癒,發育遲緩,早衰等。《難經·二十二難》說:“血主濡之。”血不足,血的濡養作用和化神作用就會受到影響。血虛會出現面色淡白或萎黃;眼瞼、口唇、指甲缺乏血色;皮膚乾澀、毛髮乾枯;兩目乾澀、視物昏花;肌肉瘦削;坐得久了或蹲得久了,猛一站起來會眼前發黑;女性月經量少、顏色淡,月經後期甚至閉經等表現。

氣血雙補有好處

在中醫看來,氣和血的關係極為密切。“氣為血之帥”、“血為氣之母”。二者互根互用,如果其中一個虛弱,長此以往,另一方面也可能跟著“折損”。

八珍湯八珍湯出自《丹溪心法》。是由補氣基本方四君子湯和補血基本方四物湯二方衍化而來,是一個氣血雙補的名方,也是調經的基本方。四君子湯:人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炙甘草四物湯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使用時可加入薑、棗,調和脾胃,以資生化氣血,亦為佐使之用。全方既能健脾養胃以益氣,又能養肝行滯以補血,適用於一切因氣血不足所致之證。使用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加減。若以氣虛為主,氣短乏力明顯者,可加大人參、白術用量;若以血虛為主,眩暈心悸明顯者,可加大熟地、當歸、白芍用量;兼見不寐者,可加酸棗仁、龍眼肉、柏子仁。體寒的人可加乾薑,體熱的人可加生地、赤芍。

歸脾湯歸脾湯,能夠益氣健脾,養血安神。主治心脾氣血兩虛證和脾不統血證。歸脾湯組成:白術、人參、黃芪、茯神、酸棗仁、遠志、木香、龍眼肉、當歸、炙甘草。此方心脾同治,重在補脾;氣血並補,重在補氣,還有一個特點是安神力著。

當歸補血湯: 這是一個比較簡便的小方:由黃芪和當歸兩味藥以5∶1比例組成,其中當歸補血活血,黃芪益氣以生血,也適於氣血兩虛。氣血兩虛者,可根據自己具體情況,參考上面的介紹,擇適而用。補氣血首先不要耗氣血,生活中很多不經意的習慣你以為是在休息,實際上是在阻礙氣血運行。

休息日躺平
假期裡經常賴床、玩手機?中醫認為“久臥傷氣、久坐傷肉”,休息日久躺不動,其實很傷氣血。建議大家,休息日儘量不要一直躺著,適當站起來活動活動,平時也不要久坐,連續靜坐不要超過50分鐘,哪怕起來接杯水也可以。

熬夜玩手機
“一夕不臥,百日不復”,意思是如果一晚上不睡覺,對身體的損傷100天都補不回來。而熬夜刷手機更耗氣血,中醫講“久視傷血”。熬夜刷手機消耗的不只是電量,還有你的氣血。

飲酒過度
工作應酬、家庭聚餐,有時候免不了小酌幾杯,長期過量飲酒,會影響氣血流動,導致陰陽失調。

愛吃生冷食物

長期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寒涼的食物,容易損傷脾陽,影響脾胃運化,進而影響氣血生成。建議平時喝溫水,少吃寒涼、油膩、辛辣的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