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流感”來襲,中醫來支招
流感,中醫稱之為“時行感冒”或“瘟疫”,是由疫氣(即西醫所說的病毒)侵犯人體所致的外感疾病。其特點為發病急、傳染性強,主要症狀包括突發高熱、頭痛、全身酸痛、乏力、咳嗽、咽痛等,有時伴有噁心嘔吐、腹脹腹瀉、食欲不振等。中醫認為,流感的發生與人體正氣不足和外邪侵襲密切相關。
中醫預防流感的方法
中藥內服
• 中藥湯劑:如黃芪、佩蘭、炒白術、防風、金銀花、連翹等組成的方劑,代茶飲或煎服,可增強人體免疫力,抵禦外邪。
• 中成藥:如玉屏風散、黃芪顆粒等,按說明書服用,適用于體弱易感者。
艾條熏灸
• 艾灸是一種中醫療法,通過熱灸刺激加速人體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,提高身體免疫力。同時,艾葉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活性成分,具有抗病毒、抑菌的作用,能夠有效對抗流感病毒。
在預防流感時,可以選擇大椎穴、風池穴、命門穴、足三裡穴等穴位進行艾灸。一般每次在穴位上施灸15-20分鐘,每天施灸一到兩次,根據個人情況適當調整施灸時間和次數。
除了在人體施灸外,還可以每週用艾條或蒼術飲片在室內燃燒,煙熏房間30~60分鐘後再通風換氣,對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、細菌、真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殺滅和抑制作用。
中藥香囊
• 中藥香囊療法源於中醫學的“衣冠療法”,利用芳香藥物通過口鼻黏膜和肌膚毛竅、經絡穴位的吸收,發揮避穢濁、除惡殺蟲、增強免疫力的作用。常用藥物包括蒼術、白芷、檀香、艾葉、薄荷、藿香等。
中藥足浴
• 足部是人體經絡彙聚地之一,中藥足浴可通過皮膚滲透、黏膜吸收,溫經散寒、透達筋骨、理氣活血,增強人體抵抗力。常用藥物包括艾葉、藿香、蘇葉、蒼術等。
穴位按摩
• 通過按摩特定穴位,如迎香穴、大椎穴、足三裡穴等,可疏通經絡,增強人體正氣,預防流感。
生活調節
• 飲食清淡,多飲溫水,適量食用富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C的食物。
• 起居有常,作息規律,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。
• 適度運動,如太極拳、八段錦等,促進氣血流通,增強體質。
•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,勤洗手,避免去人群密集、通風不良的場所。
注意事項
• 中醫預防流感的方法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,避免自行用藥或操作不當引起不良反應。
• 如果出現流感症狀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
• 對於未感染人群,不建議隨意大劑量服用藥物來預防流感,應選擇藥食同源之品進行適當調理。
通過綜合運用中醫的多種預防和治療方法,我們可以有效地提高身體免疫力,抵禦流感病毒的侵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