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聲波治療
超聲波可促進受傷位置的血液循環,從而達到修復受損組織的目的:血液流通可為受傷位置輸送營養、帶走廢物,因此對於康復過程非常重要。超聲波還可加熱軟組織(雖然患者通常感受不到),以緩解疼痛和肌肉痙癴。
原理
普通的「聲波」就是我們聽得見的聲音。人類的耳朵所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範圍有限,一般來說,頻率高於20000Hz(每秒鐘兩萬次振動)的聲波我們是聽不見的,這就是「超聲波」。而物理治療儀器所產生的超聲波頻率,一般都是一百萬和三百萬Hz,利用這樣高頻的聲波傳導致體內,會帶來三大主要效果:
- 第一,它產生的振動會造成組織間之壓力改變,並對細胞起了一些像「按摩」般的壓、放效果,從而減少腫脹積聚和黏連。
- 第二,超聲波可以加速蛋白質的合成,以及使康復中的纖維排列得更整齊,這樣便能讓扭傷、拉傷後的軟組織有更佳之自我修補。
- 第三,超聲波被細胞吸收後便會產生熱能,繼而促進血液流動以帶走傷患處之毒物,以達到止痛效果。
功效
- 減輕疼痛
- 降低肌肉痙攣
- 減輕關節的僵直感
- 增進膠原組織的延展性,以增進關節活動度
- 增進血液循環
超聲波有效治療以下病症
- 腰痛
- 頸痛
- 軟組織受傷如:
網球肘、筋腱發炎等 - 坐骨神經痛
- 肩周炎
- 骨關節炎
- 面神經癱瘓
- 神經線受損
- 長期痛症
治療方法
- 直接接觸法 將超聲波頭直接和治療部位的皮膚接觸進行治療。此時在皮膚和聲頭之間應加接觸劑。 -移動法: 該法常用。治療時聲頭輕壓皮膚,在治療部位作緩慢移動,移動速度以每秒1-2厘米為宜。 -固定法: 較少採用。將超聲波聲頭以適當壓力固定在治療部位。此法易產生過熱而發生“骨膜疼痛反應”。故治療劑量宜小。
- 間接接觸法 -水下法: 治療時將超聲波聲頭和治療肢體一起浸入36-38℃溫開水中,聲頭與皮膚距離1-5厘米,劑量要比直接接觸法稍大。此法常用於不規則的體表,局部痛覺敏感的部位或聲頭不便直接接觸的部位如手指、足趾、踝、肘、潰瘍等。 -輔助器治療法: 常用有水漏斗法,水枕或水袋法。後者是用薄橡皮膜製成袋,灌滿煮沸過的溫水,然後再塗接觸劑進行治療,用於面部、頸部、關節、前列腺、牙齒、眼等不平之處。
*如有其他請聯繫我們的服務人員
*以上內容只為提供信息,不適宜用作具體醫學信息。瓏璇已盡力確保以上內容的準確性,但明確聲明不會對這些信息和數據的錯誤承擔責。對於治療方式,請遵醫囑!